“大师在保利”品鉴会将举行 :与罗中立面对面艺术交流
罗中立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位艺术家,他不仅是中国乡土绘画的代表人物,同样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教育家。他的作品《父亲》更是家喻户晓的名作,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经典之作。在罗中立八十年代的作品中,对日常生活平凡、真实、自然、朴素的真情流露,以及对人性的关怀、苦难的同情、生命的赞美都与艺术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对历史记忆的反思和追问并不是罗中立整个艺术脉络的全部,当代艺术更加重视对原始生命的尊重和对个体意识的拷问,罗中立从九十年代至今的作品正是出于这个维度的考虑。在罗中立九十年代的绘画作品中,完全没有了照相写实主义风格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静谧与祥和的粗旷,这主要是来自于他对个人艺术语言的追求和完善。与八十年代的作品相比,罗中立90年代作品主要通过抽象、夸张和立体主义的方式来表现,但和西方现代主义不同的是,罗中立的作品越来越强调一种直觉性和传统书写性的表现手法。
罗中立手稿
从早期乡土绘画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批判立场,到九十年代对普遍人性高度的关注,罗中立的作品从早期对历史的集体追问过渡到对个人语言的建构,并完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与技法。粗旷的线条、肆意的笔触、浓艳绚丽的色彩,都强化了他作品中大巴山地区乡村生活的原始性和质朴感。他的作品完全脱离了都市人对农村生活田园浪漫似的想象,而是以一种真实的感情去贴近农村和农民生活。罗中立90年代至今的作品,画面中多为乡村日常碎片化的呈现,甚至是一些平常到不为人所值得关注的生活场景,比如像《过河》、《膈背》、《蝉鸣》等作。不过这些日常的生活场景在罗中立的独特的艺术语言之下,却表现出一种原始的生命力,诉说着一种不同于当代主流文化或都市文化的生存经验。
罗中立手稿
从罗中立的《父亲》直到今天,罗中立的作品从来就没有脱离过乡土,罗中立的绘画主题从没有变过,画面内容仍以大巴山的农民、农村的生活为主。只是在这个过程中,罗中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语言,从早期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转向对乡土情感的再现和表达。或者说,罗中立开始真正将自己的文化思考走进了农民生活和乡土情感,去挖掘农民本真生活状态的生命意识和原量。
罗中立手稿
令人惊喜的是,3月26日,罗中立大师将首次带着他的原创手稿真迹来到上海,现身翡丽甲第。相比于成品画作,创作过程中的原创手稿可谓记录了作者的创作历程,意义非凡。区别于画作展览,品鉴原创手稿,更加可遇不可求。
届时,罗中立将在上海保利翡丽甲第会所与著名艺术评论家共道艺术创作,共话文化传承。作为前辈,早年便设立了油画奖学金的罗中立老师,还将在现场参与以扶持青年艺术家为目的的公益活动,为青年授业解惑。
同时,大师手稿也将于3 月27 日至4 月8 日(11:00-16:30)在保利翡丽甲第会所进行展出,欢迎大家至活动现场报名参观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